下载中心

优秀审稿专家

优秀论文

相关链接

首页 > 学术动态 > 2015年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和环境科学期刊沙龙在我所召开

2015年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和环境科学期刊沙龙成功召开

  

                                              

2015417,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主办的“2015年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和环境科学期刊沙龙”在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遥球所)召开。为促进遥感与数字地球科学的普及,遥感科学技术与空间科学、生物学、地学、环境科学等交叉学科的交流和融合,进一步扩大《遥感学报》和《中国图象图形学报》的期刊影响,遥球所国内学术部依托所内资源,承办了此次期刊沙龙活动

自首届由几种期刊自发组织“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和环境科学期刊沙龙”起,就确立了“促进生物、地学、环境等交叉学科的期刊交流、发展与合作”的活动宗旨,以中国科学院期刊为核心,倡导国内各地区生物、地学和环境科学领域科技期刊间的互动互联、经验交流,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7届。沙龙活动不仅受到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和科技期刊研究会的高度重视,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同行期刊的踊跃加入,已成为目前国内重要的期刊联盟和品牌活动。

本次沙龙活动吸引了来自北京、南京、河北等地,生物、地学和环境科学期刊界近60位专家与编辑同仁,活动也邀请了期刊采编、出版、数字化技术相关企业的系统研发人员共同座谈。活动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的田宏主任、遥球所国内学术部主任闫珺主持。

围绕此次沙龙活动主题“中文科技期刊路在何方”,《物理学报》编辑部古丽亚主任结合院“十三五”期刊发展规划相关课题的近期调研结果,作了题为“中文科技期刊路在脚下”的特邀报告,通过大量数据分析了中国科学院中文科技期刊的现状和问题,介绍了日本等科技强国对于本国母语科技期刊的扶持和保护措施,同时也提出了针对国内期刊发展现状,中文期刊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遥球所国内学术部闫珺主任作了题为“顺应新常态,迎接新机遇” 的报告,重点介绍了近两年《遥感学报》《中国图象图形学报》在提高期刊学术质量、培养编辑人才、探索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等方面进行的实践活动。大会报告引起了代表们的广泛关注,针对中文科技期刊如何在现有科研评价体系下,顺应期刊国际化、数字化、集群化等新常态,拓展生存空间,迎接改革新机遇,展开了积极而热烈的讨论。此次沙龙活动,抒发传递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鼓舞了科技期刊从业人员的士气,增强了大家将中文期刊做强做大的信心。

会后,代表们在遥球所规划战略室副主任黄铭瑞老师的引导下,参观了遥球所卫星运管大厅、卫星数据接收实时播报系统和遥感卫星运行管理系统,并在数字地球演播厅观看了3D电影《世界遗产的空间技术新观察》《数字地球科学平台》。通过实地参观,代表们对遥感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遥球所从事的遥感与数字地球领域的研究及重大应用有了直观而深入的了解。

 

欢迎关注学报微信

遥感学报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