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CO2)、甲烷(CH4)等温室气体是导致全球变暖的重要因素,其中CO2和CH4是最重要的温室气体,因此控制人为碳排放是减缓全球增温最核心的手段。2015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确立了国家自主贡献INDC(Intended 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机制,要求各缔约方参考各国国情以“自下而上”的方式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减排目标(
利用同化反演模式计算估算碳源汇,需要结合地基观测和卫星观测数据。传统的地基网络观测数据具有较高的精度,但空间分辨率不足,海洋、沙漠以及赤道区域也缺乏足够的观测信息,因此从中很难获取全球区域范围内温室气体的源汇分布信息。卫星观测可以在较高的空间分辨率上实现全球观测,为碳监测研究、全球碳循环、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减排提供重要的科学观测数据。2016年新德里宣言强调了星载大气碳监测可作为估算INDC的补充系统,国际卫星对地观测委员会明确提出在2025年形成星座业务化运行,支撑2028年全球碳盘点。将卫星遥感碳监测方法与技术体系应用于MRV、MVS的理论、方法、技术成为中国应对国际气候变化事务亟待探明的重要问题。
利用卫星遥感数据监测人为碳排放,为国家排放清单进行验证补充,对卫星观测是一项重要的挑战和任务,需要高精度与时空分辨率的卫星观测数据,多个卫星遥感技术强国的卫星团队都在积极备战。自2009年日本GOSAT(The Greenhouse gases Observing Satellite)卫星发射成功且观测数据被广泛用来进行全球碳源汇计算,碳监测卫星技术及应用已经有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改进。本文根据碳监测卫星技术发展进程—成熟程度、探测精度、探测效率和应用需求牵引,首次提出了第一代和第二代碳监测卫星概念,在介绍日本、美国、欧洲和中国第一代碳监测卫星技术特征的基础上,论述了第二代碳监测卫星的技术创新及其在探测精度、分辨率和覆盖率方面的提升;在单颗卫星探测技术革新的基础上,为了获得能够监测区域人为源的观测数据集,还需要遥感反演算法的改进并开展卫星组网观测;论述了如何利用“自上而下”的反演方法进行碳源汇监测,最后总结展望了卫星高光谱遥感和新一代碳监测卫星的发展趋势和潜力。
碳监测卫星的重要目的在于监测碳源汇动态分布,因此对近地面更敏感的短波红外波段更适合用于地面碳源汇动态变化的监测。搭载于ENVISAT(ENVIronmental SATellite)卫星上的SCIAMACHY (SCanning Imaging Absorption spectrometer for Atmospheric CartograpHY)探测仪,是首个采用短波红外吸收带作为探测波段的星载探测器,受制于光谱分辨率和信噪比,探测精度低(14 ppm),难以满足需求。日本2009年发射的GOSAT、美国2014年发射的OCO-2(Orbiting Carbon Observatory-2)、中国2017年发射的中国碳卫星(TanSat)等多颗碳监测卫星沿用这种探测波段,随着探测仪指标和反演方法的不断改进,探测精度逐步提高。为了深入论述碳监测卫星技术发展过程与趋势,本文根据卫星遥感技术进步程度和碳监测应用需求将碳监测技术发展划分为3个阶段:准备阶段(1999年—2008年)、快速发展阶段(2009年—2018年)以及监测应用阶段(2019年—今)。本文将准备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的卫星称为第一代卫星,监测应用阶段的卫星称为第二代卫星。第一代卫星从技术与方法角度,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主要突破卫星遥感监测的关键技术、高精度反演方法和通量计算方法,但是总体探测效率较低;从应用需求角度,第一代卫星数据以科学探索和小范围、强排放监测为主,难以满足全球和区域碳监测需求;从时间进程,第一代主要从1999年—2018年,属于打基础的二十年(表
第一代碳监测卫星参数
卫星 | SCIAMACHY | GOSAT | OCO-2 | TanSat | FY-3 D | GF-5 | GOSAT-2 | OCO-3 | MicroCarb |
---|---|---|---|---|---|---|---|---|---|
发射时间 | 2002.3 | 2009.1 | 2014.7 | 2016.12 | 2017.11 | 2018.5 | 2018.10 | 2019.5 | 2021 |
当地时 | 10:00 | 13:00 ± 0.15 | 13:30 ± 0.15 | 13:30 | 14:00 | 13:30 | 13:00±15 | — | 10:30 |
轨道高度/km | 790 | 666 | 705 | 708 | 836 | 705 | 613 | 400 | 649 |
倾角/(°) | 98.5 | 98.0 | 98.2 | 98.07 | 98.75 | 98.2 | 97.8 | 51.6 | 98 |
星下点分辨率(d:直径) | 30 | 10.5 km(d) | 1.29 | 2 | 10 km(d) | 10.3 km(d) | 9.7 km(d) | 4 km2 | 4.5 |
幅宽/km | 960 | 790 | 10.6 | 18 | 2250 | 1850 | 903 | 11 | 13.5 |
回访周期/d | 35 | 3 | 16 | 16 | 6 | 2 | 3 | — | 21 |
搭载探测器 | 8通道光栅光谱仪 | TANSO—FTS, TANSO—CAI | 3通道光栅光谱仪 | ACGS, CAPI | GAS, FTS | GMI | TANSO— FTS2 TANSO— CAI2 | 3通道光栅光谱仪 | 小型光栅光谱仪 |
波长带宽/μm | 0.24—0.44 0.4—1.0 1.0—1.7 1.94—2.04 2.265—2.38 | 0.76—0.78; 1.56—1.72; 1.92—2.08; 5.56—14.30 | 0.76—0.77; 1.59—1.62; 2.04—2.08; | 0.76—0.77; 1.59—1.62; 2.04—2.08; | 0.75—0.77 1.56—1.72 1.92—2.08 2.20—2.38 | 0.76—0.77 1.57—1.58 1.64—1.66 2.04—2.06 | 0.75—0.77; 1.56—1.69; 1.92—2.38; 5.6—14.30 | 0.76—0.77; 1.59—1.60; 2.04—2.08; | 0.76—0.77; 1.26—1.28 1.60—1.62; 2.04—2.08; |
信噪比 | <100@1.57 | 300@0.75—0.77 300@1.56—1.72 300@1.92—2.08 300@5.5—14.3 | >300@1.60 >240@2.06 | 360@0.76 250@1.60 180@2.06 | 320@0.76 260— 300@1.61 160— 300@2.0 140— 300@2.3 | 300@0.76 300@1.58 250@1.65 250@2.05 | 400@0.75— 0.77 300@1.56— 1.69 300@1.92— 2.33 300@5.5— 8.4 300@8.4— 14.3 | — | — |
观测方式 | 临边,天底 | 天底, 耀斑, 目标 | 天底, 耀斑, 目标 | 天底, 耀斑, 目标 | 天底, 耀斑 目标 | 天底, 耀斑 掩星 | 天底, 耀斑, 目标 | 天底, 耀斑, 目标 | 天底, 耀斑, 目标 |
气体观测目标 | O3, O4, N2O, NO2, CH4, CO, CO2, H2O, SO2, HCHO | CO2, CH4, O3, H2O | CO2 | CO2 | CO2, CH4, CO, N2O | CO2, CH4NO2, CO2, SO2 大气气溶胶 | CO2, CH4, O2, O3, H2O, CO, 黑碳, PM2.5 | CO2 | CO2 |
第二代碳监测卫星参数
卫星 | S5P | Sentinel-5 | GeoCarb | MERLIN | AEMS | HGMS |
---|---|---|---|---|---|---|
发射时间/年 | 2017 | 2021 | 2022 | 2024 | 2021 | 2023 |
主/被动 | 被动 | 被动 | 被动 | 主动 | 主动 | 主动 |
轨道种类 | 极轨 | 极轨 | 静止 | 极轨 | 极轨 | 极轨 |
当地时 | 13:30 | 09:30 | 13:00 | 06:00/18:00 | 13:30 | 10:30 |
轨道高度/km | 824 | 817 | 35768 | 500 | 705 | 705 |
倾角/(°) | 98.74 | 98.7 | — | 97.4 | 98.2 | 98.2 |
星下点分辨率 | 7×7 km2(SWIR 波段) 7×28 km2 (UV 1波段) 7×3.5 km2 (其他波段) | 7×7 km2 | 2.7×5.4 km2 | 0.15×0.15 km2 | 0.35 km | 0.35 km |
幅宽/km | 2600 | 2715 | 2800 | 0.1 | 0.07 | 0.07 |
轨道重复周期/d | 16 | 29 | — | 28 | 51 | 51 |
搭载探测器 | TROPOMI | UVNS | 四通道狭缝成像光栅光谱仪 | IPDA雷达 | IPDA雷达 | ACDL |
波长带宽/μm | 0.27—0.30 0.30—0.32 0.31—0.41 0.41—0.50 0.68—0.73 0.73—0.78 2.31—2.39 | 0.27—0.30 0.30—0.37 0.37—0.50 0.69—0.71 0.75—0.76 0.76—0.77 1.59—1.67 2.31—2.39 | 0.65—0.77 1.59—1.62; 2.04—2.08 2.20—2.38 | 1.64555/1.64585 | 1.572/1.064/0.532 | 1.572/1.064/0.532 |
观测方式 | 天底 | 天底 | 天底,目标 | 天底 | 天底 | 天底 |
观测目标 | NO2, O3, SO2, HCHO, CH4, CO | O3, NO2, SO2, HCHO, CO, CH4,气溶胶光学厚度 | CO2, CO, CH4 | CH4 | CO2,气溶胶、云 | CO2,气溶胶、云 |
自2002年欧洲空间局ENVISAT卫星发射成功,至今已有多颗碳源汇监测卫星成功发射(仪器参数见
GOSAT和GOSAT-2 主要携带TANSO(Thermal And Near-infrared Sensor for carbon Observation)和TANSO-2探测器,TANSO由傅里叶变换光谱仪(FTS)以及云与气溶胶成像仪(CAI)构成,其中TANSO-CAI主要用来订正云和气溶胶信息。GOSAT-2搭载的TANSO-FTS-2和TANSO-CAI-2都是前一代TANSO的升级版(
OCO-2上仅搭载了一台三波段成像光栅式高光谱CO2探测仪,OCO-2可以利用A-Train系列其他卫星同步获得云和气溶胶的信息(
MircroCarb探测器具备较高的光谱分辨率和信噪比,可结合1.27 μm和0.76 μm两波段的O2-A带探测地表气压、干空气质量和大气光学长度(
TanSat由中国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气象局联合研发,并于2016-12-22凌晨在中国酒泉卫星基地发射成功。TanSat以高光谱温室气体探测仪(ACGS),云和气溶胶偏振成像仪(CAPI)为主要载荷(
GF-5上搭载了大气温室气体探测仪(GMI-Geenhouse-gases Monitoring Instrument)。GMI的光学系统包括二维扫描镜、望远镜、分色装置和空间外差光谱仪(SHS),这是中国首次应用SHS技术的卫星载荷(
OCO-3的探测器和OCO-2类似,但开始探索除太阳同步轨道以外的观测轨道。NASA于2019年将 OCO-3发射至国际空间站(ISS),并随着ISS在51°S到51°N的低倾角轨道运行,目标在于探测人类排放CO2较集中的中纬度地区。OCO-3可以通过ISS上其他协同测量载荷开展同步观测,获取陆地生态系统特征参量。OCO-3可以在不同时间对同一地点进行观测,是可以探测XCO2和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SIF)日变化,研究生物圈碳循环的日变化,因此OCO-3作为第一代向第二代卫星的过渡卫星。
以上这些卫星虽然进行了一系列改进,但是由于整体探测能力限制,仍存在覆盖范围和分辨率之间平衡问题:一些卫星采用离散采样点并加大之间距离增加覆盖率(如GOSAT TANSO-FTS、FY-3 D GAS、GF-5 GMI),另一些卫星采用窄幅(10—25 km)连续像素观测(如OCO-2、TANSAT ACGS、MicroCarb),但是轨道之间存在很大观测空白。被动遥感受日照时间限制,不能开展昼夜循环或冬季高纬度地区观测,同时受云和气溶胶的严重干扰,影响观测效率。这类卫星称为第一代碳源汇监测卫星。
第一代卫星将探测精度提高到了一定水平,但是覆盖范围和分辨率仍存在一些问题,这在进行区域甚至更小尺度碳源汇监测时是不够的。国际大气遥感界开始设计第二代卫星及探测仪来解决第一代卫星及探测器存在的弊端,这些仪器(各仪器参数见
为了解决第一代卫星窄幅观测重访周期长的问题,Sentinel 5 Precursor上搭载的对流层观测仪TROPOMI(TROPospheric Monitoring Instrument )采用了宽幅天底扫描推扫式成像光谱仪,幅宽达2600 km,水平分辨率约为7×7 km2。TROPOMI还具备了NO2的探测能力,可以同CO一起协助分析人为CO2排放分布(
第一代卫星采用被动遥感探测,有近90%的数据受到云的干扰(
中国星载主动激光雷达技术借助于国家的大力投入,采用了超常发展思路,直接进入第二代的研制,可以充分发挥主动探测的优势。大气环境监测卫星AEMS(Atmospheric Environment Monitoring Satellite)采用差分激光雷达IPDA Lidar作为CO2探测载荷,计划于2021年发射;主要任务是全天时获得卫星轨迹方向全球大气CO2柱浓度分布信息,为CO2源和汇的确定提供量化的科学数据;同时通过激光探测沿卫星运动轨迹探测全球大气气溶胶和云的高分辨率垂直剖面,观测大气气溶胶、云的光学特性,研究其在监测空气质量及全球气候变化中的影响及作用,CO2柱浓度测量精度达1 ppm。高精度温室气体综合探测卫星HGMS (High-precision Greenhouse gases Monitoring Satellite)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中规划的业务星,计划配置5台有效载荷,其中包括气溶胶和碳监测雷达(ACDL),具有主被动方式结合获取高光谱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的温室气体、污染气体及气溶胶等大气环境要素遥感监测能力,计划于2024年发射(
国际上从SCIAMACHY卫星数据处理开始研制碳监测卫星遥感反演方法,CO2反演算法主要包括经验算法和物理反演算法两类,物理反演算法中包括最优化算法和差分吸收光谱算法(
国内学者从第一代碳监测卫星研制期间自主研发了卫星数据的反演方法,近期在这一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大气物理所卫星遥感CO2反演算法(IAPCAS)是大气所团队开发的基于最优估计的全物理温室气体遥感算法(
尽管目前国内外遥感反演算法取得了这些进步,但为了获得精度、覆盖率、可靠性和计算速度均满足要求的高质量CO2和CH4观测数据,遥感反演算法以及所用的正演辐射传输模型仍需要进一步的改进。例如,使用更准确的先验廓线;降低气体吸收截面的不确定性、减少误差引入;需要更可靠的晴空像素识别方法,并检测和订正附近云的散射或遮蔽对像素的影响;在有化石燃料或生物质烟团情况下,更可靠准确的订正光学薄云和气溶胶的散射对反演的影响。即使处理目前在轨运行的观测数据,高精度反演方法也需求大量快速的计算能力,必须通过提升计算速度来处理未来温室气体星座的海量数据。这些方面都在取得进展,但必须在今后的十年快速发展,从而使得遥感反演算法可以准确分析CO2/CH4星座组网观测的全部信息,从而形成可用于大气通量反演计算的全球产品。
利用卫星数据监测局地源汇信息,卫星探测必须能够监测到与当地源汇变化有关的信息,并将其与大气传输贡献的部分区别开来。这对卫星观测的准确度、精度和分辨率以及覆盖范围有严格的要求。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COS(Global Climate Observing System ) 2011年提出卫星的观测目标任务为:采样分辨率为5—10 km,时间分辨率为4 h,CO2和CH4的精度分别为1 ppm和10 ppb, 满足这一精度对于区分自然源汇与人为排放至关重要,但是后续研究证明这一精度要求在反演区域尺度的通量时是不够的,
目前大部分在轨运行的卫星都处于低轨道(LEO)上,如GOSAT, OCO-2, TanSat等。由3颗或3颗以上携带宽波段CO2和CH4成像光谱仪的卫星组成LEO观测网,可提供周间隔的高分辨率观测数据。每颗卫星的光谱成像仪需包含: 0.765 μm的O2-A带,1.61和2.06 μm的CO2吸收带,1.67和2.33 μm的CH4吸收带,还需包含0.43 μm的NO2波段和2.33 μm的CO波段以辅助区分自然和人类排放产生的CO2;XCO2和XCH4的探测精度需分别优于0.125%(0.5 ppm)和0.25%(4.5 ppb)。由3颗LEO星座每天绕地球轨道运行15圈左右可以提供足够时空分辨率和覆盖率的观测数据,实现探测天气尺度上XCO2, XCH4变化的目标。同时,低倾角轨道的主动雷达探测器不受日照的限制,可以协助减小被动卫星探测器的系统误差。
组合3颗位于85° W, 20° E和105° E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GEO)可开展南北美洲、欧洲、非洲及东亚地区全天时的碳监测,是对LEO卫星的有效补充。为了达到卫星组网观测要求的采样频率,每个卫星平台上的光谱仪需要达到4—10 km2的空间分辨率,且对目标区域有不大于4 h间隔的连续观测。高时间分辨率的GEO星系有助于探测化石燃料开采、运输和使用过程产生的CO2和CH4。同时对SIF的连续观测,可以探测陆地生物圈吸收二氧化碳的日变化、季节变化和长期变化,进一步可以分析陆地生物系统如何响应由气候变化引起的异常加热和干旱过程。
GEO无法提供高纬地区高质量的观测数据,虽然LEO可以提供高纬地区数据,但也无法提供每隔4 h一次的昼夜半球数据。为满足北极地区的观测需求,需至少两颗HEO卫星探测仪进行观测。此外,利用HEO和GEO的重叠数据可以开展卫星间的交叉验证。
传统的碳排放估算主要基于源清单和通量方法进行不同尺度外推,即“自下而上”方法,该方法也是碳排放源清单调查的主要手段,由于统计资料和排放因子无法快速更新,该方法难以捕捉排放源的动态变化。另一种方法为“自上而下”的方法,这种方法可基于大气观测的温室气体浓度和气象场资料,结合大气化学传输模式,通过数据同化方法(四维变分,卡尔曼滤波等),“自上而下”估算区域源汇及变化状况。这种方法的本质是基于贝叶斯概率统计理论的非线性最优化方法。通过数值计算求取使大气输送模式模拟结果与观测结果最为接近的区域通量,表现为利用浓度观测结果来“反演”通量,寻求观测资料和模式计算的最佳优化融合。
地面观测数据精度高、时间连续性强,有很多研究(
引入卫星观测数据进行同化反演,可以提高对于全球以及赤道区域通量的理解(
目前 “自上而下”方法虽然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受限于观测数据的精度和覆盖率,主要用于评估自然生态圈的CO2通量和湿地的CH4通量(
本文介绍了日本、美国、欧洲和中国碳监测卫星遥感技术与应用的发展进程。第一代碳监测卫星探测技术重点是提高监测精度,在SCIAMACHY的基础上,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GSOAT和OCO-2的经验基础上,GOSAT-2创新设计了智能指向系统,可以增加晴空探测概率、提升观测效率;高光谱分辨率、高信噪比的MicroCarb首次加入较0.76 μm更有优势的1.27 μm O2-A吸收带,提高观测精度。OCO-3采用第一代卫星的探测器,通过采用国际空间站轨道,可以探测XCO2和SIF的日变化,为研究生物圈日变化提供有效数据;第二代碳监测卫星主要侧重通过方法和技术创新提高探测分辨率和覆盖率。TROPOMI实现了分辨率较高的宽幅观测,提高了观测效率,同时具备了可以作为人为源示踪气体的NO2和CO观测,可以为监测人为源CO2提供辅助数据;中国计划发射的GAS-2探测器提升跨轨宽幅观测和分辨率。GeoCarb采用静止轨道,可对观测区域进行一天多次观测,旨在研究生态系统对天气过程的响应。主动探测卫星可以解决被动探测卫星受日照时间限制的问题,缓解云、气溶胶对采样像素的干扰,MERLIN首次采用激光雷达探测XCH4,可以全天候高精度探测全球范围内的CH4,尤其是增加了被动探测无法开展的冬季半球高纬地区观测。搭载于大气环境监测卫星以及高精度温室气体综合探测卫星的中国星载CO2探测激光雷达可以提供全天时的XCO2观测信息,是中国在CO2卫星探测方面发展的重要一步。
为了更好地利用卫星遥感数据服务于人为源监测,在卫星探测技术提高的同时,遥感反演算法也需要进一步的改进。目前,进行质量控制后的反演数据精度分别达到了1 ppm(XCO2)和6 ppb(XCH4),未来还需要不断改进遥感反演算法和辐射传输模式,从而产生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的全球组网观测数据产品。此外,单独一颗卫星数据不足以满足监测全球碳源汇的需求,这就需要将在轨运行和即将发射的碳监测卫星科学组合成一个高、低轨结合的观测系统,进而可以高效率、全方位捕捉碳源汇的变化特征。实现卫星组网观测,需要对卫星反演算法、卫星间的交叉对比做出改进和优化。
IPCC将利用大气浓度观测作为源清单核算的重要验证手段纳入新的指南,将会促使“自上而下”方法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按照全球盘点的路线图有计划的部署,逐步形成准业务化监测系统,对各国碳排放清单进行支撑和检验。欧盟已批复18.1亿欧元的对地观测计划,其中最重要的任务是CO2M组网观测计划,逐渐形成业务化的碳监测系统,重点探测人为CO2源和自然源。这就需要我们推进中国自主碳卫星的研发和应用,推进基于大气浓度(尤其是遥感监测浓度) 反演碳排放量的技术和方法,提高中国碳排放空间化建设和定量反演能力,掌握国际话语权。
中国一直积极推动碳监测卫星研发进程,到目前为止已经发射了3颗卫星,是目前世界上拥有温室气体卫星最多的国家,在前十年中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和技术基础。在未来快速发展和应用的十年(2019年—2028年),中国将充分发挥空间探测优势,期望达到(1)降低国家排放清单报告的不确定性;(2)为国家自主贡献的减排策略提供及时量化的科学依据;(3)为探究由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引起的生态系统碳收支提供科学数据。中国充分借鉴国际上相关卫星的经验和成果,近期正在探索高轨静止卫星与低轨极轨卫星相结合的动与静组合、主动与被动探测相结合科学实验卫星系统的科学需求和可行性,为中国低碳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引领的美丽中国建设及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实施提供天基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