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深入,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生态环境绩效评估、生态环境风险预警等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对环境监测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以地面采样为主的传统环境监测已难以满足以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全周期为特征的现代环境管理的需要(
中国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涉及范围大、内容多、变化快,既有复杂的内陆水体、重污染的区域大气,也有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监测对象的环境背景和光谱特征极其复杂,加之环境监测目标大多为低反射体,极易受周边环境以及大气干扰,导致环境目标信号非常微弱,主要用于宏观大气、海洋和陆地观测的气象、海洋和资源卫星无法全面满足环境监测的需要。同时,国外主要用于清洁环境的遥感监测技术,包括面向国外卫星应用的遥感数据处理和环境参数遥感反演算法在中国也难以适用,因此,有必要研发自主环境专用卫星,发展适合中国环境卫星和重污染监测对象的环境遥感监测技术。
经过20余年的发展,中国环境遥感监测取得了长足进步,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技术试验到业务运行的历史性跨越。在环境卫星建设方面,环境保护部联合卫星研制部门提出了宽覆盖观测与详查相结合、辐射能量测量与偏振特性测量相结合、多通道与高光谱探测相结合、被动探测与主动探测相结合的环境卫星建设方案,并于2008年成功发射了中国首个环境一号卫星星座(HJ-1 A/B和HJ-1 C),首次形成了具有中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宽观测带宽性能、能综合运用可见光、红外与微波遥感等观测手段的先进的环境卫星系统(
中国大气污染物成分和时空特征复杂,区域大气环境污染严重,国际主流算法无法满足中国重污染背景下大气环境遥感监测的需要(
中国内陆水体受到浮游植物、悬浮颗粒物、有色可溶性有机物等多种水色要素的综合影响,水体光学性质复杂、时空分异性强,现有清洁大洋水体的国际成熟遥感反演算法难以适用。近20年来,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联合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等持续开展技术攻关,系统突破了叶绿素a、悬浮物、透明度、水华、黄色物质、营养状态指数、黑臭水体、溢油、面源污染、饮用水源地安全等遥感监测关键技术,建立了基于国产卫星等多源遥感数据的水环境遥感监测技术体系(
中国生态系统类型多样、分布广泛,复杂性、异质性特征明显,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的全国及区域生态环境遥感监测面临一系列技术难题。近20年来,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联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持续开展技术攻关,系统突破了生物物理参数遥感反演、地表遥感参数反演、生态系统遥感自动分类、生态质量评价因子遥感信息提取、生态系统遥感评估等关键技术,建立了基于国产卫星等多源遥感数据的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技术体系(
随着高性能对地观测、物联网、5G、大数据等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
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发现难、反演难、监管难”,使遥感监测的精度和效率跟上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的需要,是环境遥感技术发展遇到的新挑战,也是环境监测卫星研制面临的新任务。现有高分五号卫星、16 m光学星、5 m微波卫星等环境卫星的技术能力距高精度环境遥感监测的实际需要尚有较大差距,如光学成像类有效载荷在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观测幅宽、辐射测量精度、光谱带宽等方面还难以满足大范围区域大气环境、复杂内陆水体水质等高精度遥感监测和污染治理成效评估等实际需要;红外高光谱探测类有效载荷在灵敏度、短波波段性能指标随时间变化的稳定度等方面难以满足污染企业夜间偷排、温度场、热排放等遥感监测的实际需要;可见近红外探测类有效载荷在辐射定标精度、光谱分辨率等方面难以满足环境污染源探测、污染强度评估、生物物理参数反演、人类干扰活动识别等遥感监测的实际需要;紫外高光谱类有效载荷在光谱分辨率,观测频次等方面难以满足臭氧、气溶胶等变化细节遥感监测的实际需要;微波成像类有效载荷在C波段、L波段等低频通道的配置、观测刈幅等方面难以满足土壤湿度、植被水分、土壤重金属污染等遥感监测的实际需要(Jin 等,2019)。为此,需要进一步加强高性能环境监测卫星的研发,(1)针对受低轨卫星轨道和观测幅宽限制,持续观测能力不足、时效性不高等问题,发展极轨多角度多光谱偏振及微光成像载荷,全面提升多角度多光谱偏振成像和夜间微光成像能力,在显著提升杂光抑制和光谱辐射定标精度的基础上,将探测灵敏度在现有基础上提高2—3倍;发展静轨全天时超高分辨率可见近红外相机,实现静止轨道可见-红外波段10 m量级、分钟级的高时空分辨率、0.1 K量级的高精度的综合观测,强化对各类污染物排放源,污染物传输、集聚和消散情况的大范围监测,形成高轨定点持续监测、低轨高分辨率精细遥感的动静结合的环境卫星观测体系;(2)针对现有环境监测卫星有效载荷以中分辨率光学载荷为主,缺乏环境专用载荷的问题,加强差分吸收光谱(DOAS)、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TDLAS)、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等新型环境监测专用载荷的研发,进一步提升环境定量遥感的能力和水平,特别是针对现有环境监测卫星单星过顶有效获取数据时间短、各类卫星过顶时间较为集中,难以获取不同时段、不同光照条件、温湿条件下多要素、复杂生态环境特征的问题,进一步优化环境监测成像模式,发展姿态敏捷高分辨率详查卫星,增加微光探测能力、视频动态监测能力、红外夜间探测能力,强化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高灵敏、高随机、高重访探测;针对中国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生态保护与恢复等对卫星遥感监测指标和精度方面的新需求,重点发展高光谱环境监测专用载荷,包括超高分辨率全谱段高光谱成像仪、超宽幅全谱段高光谱成像仪、高光谱土壤污染监测仪、基于天底和临边两种体制的大气成分超光谱探测仪等,以适应环境污染多目标综合探测、生态破坏活动快速提取、环境风险高精度识别等工作需要。同时进一步发展激光环境探测新载荷,如用于特定红外吸收谱段的污染物高分辨率探测的红外激光外差探测、用于近地面高精度臭氧探测的臭氧探测激光雷达、用于气溶胶和雾霾探测的高重频微脉冲激光雷达、用于大气成分垂直探测的激光掩星探测仪、用于大气成分高精度三维探测的飞秒白光探测激光雷达等,建立形成更高性能、更优布局、更好配置的生态环境卫星观测体系。
强化生态环境督察与执法是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根本体现,其难点在于生态环境问题的主动发现,急需环境遥感监测提供技术支撑。但传统环境遥感监测模式总体上是被动的,事后和管理驱动的,难以及时、主动发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如何实现基于卫星遥感技术的生态环境问题主动发现,特别是对重点区域、重点生态环境问题的及时锁定,已成为中国环境遥感监测技术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个值得关注的研究思路是利用航天遥感中低分辨率卫星数据重访周期短、高分辨率遥感数据成像质量好、无人机或人工地面核查精度高的特点,建立中低分辨率卫星遥感巡查、高分辨率卫星详查、无人机与地面核查相结合的新型遥感监测技术体系,形成以遥感数据驱动的生态环境异常主动发现机制,实现对生态环境问题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遥感监控。这里所说的巡查就是基于现势和历史的中低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以及历史本底数据,进行大范围疑似异常区域的快速查找,以主动发现疑似生态环境问题;详查就是在巡查得到的异常区域和疑似问题的基础上,基于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实现生态环境问题的精确识别与提取;核查就是真的详查结果进行最终确认和补充完善。为此,(1)要突破巡查过程中基于中低分辨率遥感图像自动变化检测技术,包括研究如何利用基准网进行全色数据的区域级平差改正,并以此为控制基准进行多光谱数据的单片平差改正,并进行正射校正与图像融合,实现时序影像与控制基准网之间的绝对几何定位以及序列影像之间的相对几何一致性保持,以使多分辨率影像数据之间达到变化检测所需要的匹配精度;研究影像信息智能提取问题,如将矩阵式影像聚合、标识为离散的对象,再结合随机森林、boosting及神经网络等监督分类技术,融入体现监测对象本身特征的形式化知识和与环境相关的辅助语义知识,将光谱和空间上各自独立的像素单元赋予生态环境问题特征,最终实现从像元到对象的特征挖掘和自下而上的空间聚合;研究生态环境变化遥感发现技术问题,如从遥感监测的角度构建不同的监测场景和识别规则,建立全样本对象多元多维特征模型,并应用知识驱动下的“语义-场景-规则”实现生态环境问题的主动发现,还可基于多尺度分割算法或者矢量约束的图像分割算法,通过对分割后的影像对象的光谱、纹理、几何特征等进行特征计算,再利用高斯回归、贝叶斯分析等方法对汇总的特征进行分析,最终以概率模型的方式实现对遥感异常信息的主动发现;(2)要突破详查过程中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图像的半自动交互编辑技术,研究如何利用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剔除中低分辨率环境遥感检测的误差,并结合专家知识,在计算机人机交互的支持下进行异常图斑边界、类别判定、异常检测结果修改与属性编辑,实现生态环境问题及变化的精确提取。这里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根据高分辨率的遥感图像细节信息丰富、地物几何结构等特点主动确定已发生环境问题的空间分布和目标的边界。对有确定边界的特定地物或典型目标,可以采用目标边界自动划定的技术方法,对于一些混合复杂的环境地物,则可采用基于影像分割的多尺度分析方法实现图斑的半自动化、精细化提取。一种思路是采用自底向上区域合并的方法产生对象,即从任意一个像元开始,先将单个像元合并为较小的影像对象,进而合并成较大的多边形对象,使得较大的异质性不断增大,当大于由尺度值决定的阈值时,合并过程停止;另外还要研究矢栅一体化的数据结构,将矢量面向对象的组织方法和栅格像元填充的组织方法结合起来,通过采用矢栅一体化的数据编辑模式,解决编辑过程中的漫游、浏览和拓扑构建等问题,为实现问题发现的快速交互式编辑提供有利的底层模型;(3)要突破核查过程中基于地面调查数据的业务协同等关键技术,研究基于“云+端”的核查技术模式,针对详查后仍不够明确或准确的问题,开发集生态环境问题数据集成管理、核查任务逐级下发、实地调查取证、天—空—地数据高精度匹配、实时核查调度与多维展示等能力为一体的业务协同技术。另外,针对外业核查无法到达区域,还要研究基于微型化、智能化载荷的无人机核查数据采集与实时回传技术。总之,有必要着力发展环境问题遥感主动发现技术,扭转环境遥感监测滞后、被动的局面,提升环境监督执法的针对性、主动性和有效性。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环境遥感监测也进入了大数据时代(
环境遥感反演通常是通过基于遥感成像机理和陆表过程的物理模型实现的,虽然物理模型可以来表达从卫星观测到环境参数的物理过程,但它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模型参数的先验知识,一方面由于先验知识的局限性及观测数据的不完备性,可能导致环境遥感的病态反演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先验知识相关的区域、时相、传感器、大气条件等差异,可能导致模型缺乏普适性,遥感监测精度和效率往往低于使用者的预期;另外,还有一些环境参数是非光学活性的,遥感机理不明确,无法进行直接反演。进入大数据时代,各种卫星遥感数据、辅助数据和监测数据大量涌现,通过样本数据训练学习自动构建信息提取模型的深度学习方法快速发展,环境遥感反演技术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由模型驱动反演向数据驱动的智能化反演转变,即通过各类环境监测数据与不同传感器、不同季节、不同区域的遥感大数据的自动训练,学习挖掘卫星遥感数据与反演参数间的关联知识,发现与各类环境参数最具关联度的光谱特征组合,从而揭示环境参数与响应光谱之间非线性复杂关系,形成数据驱动的、适应于不同传感器、不同区域的反演模型,为解决传统遥感反演模型普适性差、精度低的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正因为深度学习方法可以通过其强大的模拟能力,有效地建立卫星遥感信息与现场环境参数之间的统计关系,而不需要物理模型那样复杂的计算,不仅可以简化环境遥感反演过程,而且可以获得较高的反演精度,所以,深度学习方法在环境遥感反演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应用。在水环境遥感反演方面,深度学习已被用于蓝藻色素、叶绿素、可溶性有机物、溶解氧等水质参数遥感反演,表明深度学习的确可以从多源光学影像数据中挖掘出水质参数与光谱之间的复杂定量关系,且反演精度高于传统模型(Yim,2019;
经过卫星研制、技术开发、应用管理等多部门20多年来的不懈努力,中国已初步建立了环境遥感监测技术体系,并形成了业务化应用能力,环境遥感监测正在从人工化走向实时化、自动化、智能化。但是从总体上看,中国环境遥感监测技术发展距环境监测“三个说清(说清污染源状况、说清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变化趋势、说清潜在环境风险)”的总体要求尚有明显差距,还不能适应新时代中国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与恢复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环境遥感监测技术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面对新的历史时期环境监管 “看的更远”、“看的更快”、“看的更准”的新要求,我们还缺乏具有大范围、高频次、高分辨率、业务化观测能力的环境专用卫星,需要加紧推动以高分辨率探测为核心的新一代环境监测卫星的研发,大幅提升可见光、热红外、微波、激光雷达等环境专用载荷的技术性能,特别是要加强光学与生物、质谱、色谱等环境监测手段的结合。对于大气中的臭氧及其前体物、可挥发性有机物,水中的氨氮、总磷,土壤中的镉、砷等一系列急需的环境遥感监测,由于环境遥感机理研究不够,尚缺乏可用的遥感模型,环境遥感监测的精度和效率还存在明显差距。在大气环境遥感监测方面,要重点提升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城市群及中东部环境空气污染较重区域的颗粒物、灰霾、硫氧化物、氮氧化物、臭氧、氨气、挥发性有机物等遥感监测的精度和效率,大力加强国控重点污染源,以及煤炭、火电、冶金、钢铁、石油化工、建材、有色金属等行业的工业废气点源污染的遥感监管;进一步加强全国主要农业区的秸秆焚烧及其环境影响遥感监测、重点区域沙尘和扬尘遥感监测;要以二氧化碳、甲烷、臭氧等为重点,开展温室气体重点排放源遥感监测,并对全球变化敏感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进行遥感监测与评估。在水环境遥感监测方面,要重点提升内陆水体和近岸海岸的叶绿素、悬浮物、透明度、富营养化指数等遥感监测的精度和效率,大力加强长江等大型河流、以及太湖、巢湖、滇池等大型湖泊水质、水华、岸边带人为活动等遥感监管;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汇水区内排污口和风险源遥感排查;进一步强化城市黑臭水体分布、范围、黑臭程度、治理成效的遥感监管;以总氮、总磷、氨氮、化学需氧量等为主要监测指标,开展全国重点流域面源污染遥感估算,并针对沿江沿河的石油化工、造纸、印染、污水处理厂、规模畜禽养殖场、食品酿造、皮革、制药等类大型企业,开展有害物质工业污染源及工业污水排放口遥感调查;开展全国重要港口、码头、核电厂等周边水环境影响遥感监测;开展全国重点流域水生态异常、重点海域赤潮、溢油和浒苔等环境遥感应急监测。在生态遥感监测方面,要重点提升中国典型生态系统植被指数、生物量、净初级生产力、地表反照率、比辐射率、地表蒸散等陆表参数遥感监测的精度和效率;开展区域生态资产和生态承载力遥感估算,以及水源涵养、洪水调蓄、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等生态服务功能遥感评估,加强全国生态系统格局、质量、服务功能、问题与胁迫的遥感调查与评估;进一步强化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生态保护红线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优先区等生态保护地的人类干扰活动遥感监管;对城镇及其周边生活垃圾堆放、危险废弃物产生重点企业,以及铬渣等历史堆存和遗留危险废弃物场地进行遥感动态监测,对城市绿地、城市热岛、城市土地开发利用等进行遥感监测与评估;开展重点流域、区域农村面源污染遥感调查;对天然林保护、天然草原恢复、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田还湖、防沙治沙、水土保持等生态治理工程成效进行遥感监测,对对污灌区、固体废物堆放区、矿山区、油田区、工业废弃地等土壤污染状况进行遥感监测和评估。随着对地观测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空间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5G、大数据等新技术正与环境遥感监测加速融合,环境遥感监测技术将从以数理建模为核心的模型驱动时代进入到以智能感知为特征的数据驱动时代,由此将推动环境遥感监测向智能感知、智能预警、智能决策、智能服务方向发展,因此,要大力开展“环境遥感云”建设,加快大数据赋能环境遥感监测,在环境遥感监测全链路引入深度学习、迁移学习、机器视觉、稀疏表示、进化计算等人工智能技术,开发与环境地物光谱、辐射、纹理、几何等特征深度融合的环境遥感深度学习网络模型(